清 铜莲花弥勒佛坐像
lot 1510
高25.5cm
此弥勒佛坐像,方头大耳,身材矮胖,团腿坐姿,弯眉之下,双目微张,开怀大笑,慈眉善目,笑容可掬。两腮之肌肉突起,与垂肩大耳相连。见其袒胸露腹,腹圆如球,身披袈裟,宽袍广袖,赤足外露,右手置于右膝之上,神态悠闲,怡然自得。整体雕刻下刀爽利,刚柔并济,线条婉转流迤,刻画入微,惟妙惟肖,将弥勒佛逍遥自在、大肚能容的形象表现得极为到位。此对弥勒佛像雕琢细致,塑造传神,颇见清代佛造像工艺之精湛,极具感染力。
清 铜鎏金弥勒坐像(带背光)
lot1511
高22cm
一般鎏金铜佛坐像大多盘足于金刚座,鲜有像这尊佛像般双足垂下,脚板着地的形像。此坐姿多见于弥勒佛,据说是公元一世纪时自印度蕙陀罗传入中国,见于云冈石窟的佛像雕塑。有一尊曾属Collection G.藏品的十八世纪弥勒佛像,1904年11月21-24日于法国Hotel Drouot成功拍卖,跟现时这尊佛像非常相似。(见U.von Schroeder, Indo-Tibetan Bronze,香港,1981年,第543页, 编号153D) 该尊佛像端坐于造型相近的莲座之上,跟这尊弥勒佛像同样缀有半宝石作装饰。十七、十八世纪时,流行以珍珠、红玉髓、孔雀石等半宝石镶嵌于鎏金的金属佛像之上,仿效十四、十五世纪自西藏传和明代的佛像装饰法。由于康熙帝笃信俗称喇嘛教的藏传佛教,康熙朝中叶以后,内府设有多所专门为宫中庙宇制造佛像的作坊,而且秉承了明代的传统,雇用很多藏人、蒙古人和尼泊尔人作匠师。因此,制成的佛像融汇了多种不同风格。这尊弥勒佛嵌有一个小佛龛,内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(1357-1419)的造像,明显深受藏传佛教影响。这尊弥勒佛面相独特,薄薄的眼睑和轮廓分明的上唇,跟乾隆早期的佛像有共通处。北京故宫有两例,分别是一尊观音像和一尊文殊像,同属1749年制,见《肖宫藏传佛教文物》 (香港商务印书馆,2004年,第208-209页,编号185、186)
敬请关注北京九歌拍卖官方微信公众账号
微信号:jiugeauction-beijing |